为什么要开展人群接种新冠疫苗?目前新冠疫苗适种年龄范围是什么?接种的剂量、部位、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是什么?暂缓接种的对象有哪些?市疾控中心计划免疫科科长王桂月给出了科学权威的答案。
王桂月表示,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疾病最有力的武器。人群中疫苗接种率达到一定程度,可形成有效群体免疫屏障,阻断新冠肺炎传播蔓延。因此,在没有接种禁忌症的情况下,符合条件的人群均推荐接种新冠疫苗。
“现阶段新冠疫苗接种重点为18—59岁的人群。预计7月份,按照全省统一部署,将适时为60岁及以上老年人等实施大规模接种。”王桂月说,“新冠灭活疫苗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,每剂次0.5ml,间隔14-28天,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。新冠疫苗常见的不良反应与已广泛应用的其他疫苗基本类似,主要为接种部位轻微红肿、硬结、疼痛等,也可能会有一过性的发热、乏力、头疼、腹泻等,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。”
与此同时,王桂月提醒广大接种者,在接种时,需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(如身份证等),并做好个人防护,配合现场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询问,如实提供本人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信息。接种后,需现场留观30分钟;保持接种局部皮肤的清洁,避免用手搔抓接种部位;如发生怀疑由疫苗引起的不良反应,应报告接种单位,必要时及时就医。接种后一周内避免接触个人既往已知过敏物及常见致敏原,建议不饮酒、不进食辛辣刺激或海鲜类食物,清淡饮食、多喝水,适当休息。
王桂月建议接种对象有以下情况暂缓接种新冠疫苗:对疫苗中任何成分过敏者,既往发生过疫苗接种严重过敏反应(如急性过敏反应、血管神经性水肿、呼吸困难等),严重慢性病、过敏体质者,发热或急性疾病期患者,患未控制的癫痫或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,患有血小板减少症或者出血性疾病者,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或者免疫功能缺陷者。